民航駛入穩健復蘇航道
來源:中國民航報

       “隨著疫情結束,旅客出行需求恢復,航空業依然會繁榮發展?!?br/>  “疫情的影響減弱,境內外旅游業和其他出行活動將加快復蘇,民航將很快‘飛起來’?!?br/>  “我們有信心,今年一定能扭虧為盈!”
  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春天來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春運的“開門紅”如同一枝報春花,開在了每一位民航人的心窩里。天地處處春,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來自民航業的代表委員從全國各地帶來了行業安全平穩復蘇的好消息,也紛紛表達出對于民航再度騰飛的強烈信心。
  穩步恢復的航班
  今年春運期間,民航運輸旅客5523萬人次,日均客運量138萬人次,較去年春運期間增長39%,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的76%;平均客座率為74%,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在經歷了3年低位運行后,行業駛入了安全有序復蘇的航道。
  從經營情況來看,航空公司在1月實現盈利31.6億元?!罢呃茂B加春運出行需求集中釋放,客流量快速恢復,這極大提振了我們對民航市場復蘇回暖的信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來自各航空公司的代表委員拿出了一份份振奮人心的復蘇成績單:
  從1月18日至2月5日,與2022年同期相比,國航國內航班客座率提升12個百分點,運輸旅客人數增長89%;國際航班客座率提升27個百分點,運輸旅客人數增長超7倍。機隊日利用率同比提升0.43小時/架日,比去年12月提升2.8小時/架日。
  從1月7日至2月15日,東航累計執飛客運航班9.25萬班,同比增幅約17.3%,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八成以上;累計運送旅客1086.5萬人次,同比增幅41.2%,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七成。
  2月,廈航總體運力和旅客量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9%和77%,其中境內運力和旅客量分別為2019年同期的96%和83%,境外運力和旅客量分別為2019年同期的38%和39%。
  “今年春運期間,春秋航空一天已經有380多個航班,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8%,票價超過了2019年同期,客座率達到將近90%的水平,復蘇跡象非常顯著?!比珖f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告訴記者。
  全國政協委員、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表示:“目前,吉祥航空客座率保持在80%以上,很多航線有爆滿的趨勢?!?br/>  面對越來越多的航班、越織越密的航線,各單位始終繃緊安全弦,堅決把“兩個絕對安全”落到實處。
  在航班恢復期間,廈航每月組織相關業務部門從人、機、環、管等方面全面開展風險評估,動態評估專業隊伍人力資源、飛機適航狀態和工況、持續適航維護保障能力、各航點運行保障能力等關鍵環節,目前共組織了3次評估,識別出87個危險源,制定了241項控制措施。針對新開和恢復的國際遠程客運航班,從運行區域、運行機場、特殊運行、地面保障、機組資源等方面辨識風險,今年已累計完成9條國際航線風險評估,確保運行安全平穩可控。
  為了保證機組的熟練度,春秋航空通過模擬機訓練、起落數量限制等措施,規定機組必須保證足夠的操縱起落數量,避免技能生疏。此外,春秋航空還采取了包括遠程視頻監察、不定期現場檢查、視頻連線提問、分公司基地安全管理人員檢查等形式,對機組準備、機坪工作等開展檢查,確保工作到位、安全措施落地。
  自2月6日起,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試點恢復,同期恢復的還有內地與香港、澳門地區之間的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出境游不斷升溫,國際、地區航線成為各航空公司下一階段加快復蘇的發力點。
  國航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國航將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圍繞“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總體布局,優化完善“一帶一路”相關航線網絡,推進北京世界級航空樞紐建設。
  “作為西藏自治區的航空運輸企業,西藏航空需要在自治區對外經貿往來、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等方面提供藏航力量。公司已經著手準備國際客運航班恢復工作,全面梳理航班恢復運營所需各項訓練、評估、協議簽署、航權申請及對外協調工作,按照公司整體部署,擬于7月初恢復國際航班運營?!比珖f委員,西藏航空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博平表示。
  吉祥航空將國際航線作為公司經營復蘇的重要抓手,在近期較為火熱的東南亞方向,吉祥航空執飛上海、南京始發至泰國曼谷、普吉、清邁三大目的地共計每周近30架次航班,執飛至新加坡每周3架次航班。王均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航線未來將占吉祥航空20%左右的市場份額。
  繁忙有序的機場
  穩步恢復的航班成為全行業加快運轉的引擎,在它的帶動下,各地機場也掛上了有序復蘇的擋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來自機場的代表、委員用數據說話,展示著喜人的增長態勢。
  廣州白云機場2月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增長2318.6%,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增長535.2%,旅客吞吐量恢復至2019年2月的八成,貨郵吞吐量較2019年2月實現了36.27%的增長。
  1月~2月,云南機場集團完成運輸起降7.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978.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7萬噸。集團旗下西雙版納、大理、芒市機場主要生產指標均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滄源機場、臨滄機場貨郵吞吐量超2019年同期1500%以上。
  2月,山西航產集團所轄各機場運送旅客122萬人次,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11.2%,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0%;完成運輸起降1.2萬架次,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5%,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5%;貨郵吞吐量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9.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27.6%。
  “在復蘇階段,集團注重把握恢復節奏,確保安全保障能力與生產運行動態匹配,正確處理安全與復蘇的關系?!比珖舜蟠?,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太原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候機樓管理部黨總支委員、副經理兼設備維修室主管馬通貴告訴記者。
  為守住安全生命線,山西航產集團所轄各機場緊緊圍繞“抓基層、抓落實、抓標準”,抓好工作落實。有針對性地開展各崗位業務技能培訓,創新培訓模式,采用線上加線下的培訓方式,并針對重點崗位進行實操技能考核,確保崗位人員技能狀態恢復到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深化應用風險管理手段識別運行范圍內的危險源和風險,強化應急演練工作,確保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夠根據預案高效處置;按照區域劃分,結合航班復蘇特點,對機場運行設施設備實行網格化管理,在開展專項安全大檢查,梳理生產保障使用物資、設施設備的備品備件,確保航班量增長的情況下能夠及時補充,儲備充足。
  云南機場集團從人、機、環、管等方面組織各機場開展快速恢復期的安全服務運行保障能力評估。針對航班快速恢復期的風險,集團安委辦在安委會上多次進行風險提示,向各單位下發安全提示。集團所轄昆明、芒市、麗江、西雙版納機場恢復國際航班前,開展了包括設施設備檢查維護、人員培訓、運行保障協議梳理、對接當地口岸辦協調相關事宜等在內的一系列工作。
  2023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明確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力爭2023年固定投資保持在千億元水平的目標。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吳仁彪認為,近年來包括北京大興機場、民航“三中心工程”、京廣空中大通道在內的民航重大基礎設施的建成投運,是民航在后疫情時代快速恢復和發展的堅實基礎。
  與航站樓內的熱鬧氛圍相呼應,在各地機場的建設工地上,建設者們也開足了馬力,全力搶回被疫情耽誤的工期。記者從廣東機場集團了解到,總投資達537.7億元的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四、西四指廊今年將建成投產,T3航站樓主體結構、鋼結構、幕墻將在年內開工,主體結構年內將完成80%。
  朝氣蓬勃的校園
  隨著航班量和客流量增長,民航各單位實施了新一輪大規模招聘計劃,以擴充員工隊伍,積極為下一步航班量增加作準備。
  此次招聘季,東航計劃招聘2000名乘務員;廈航預計在春招中招聘1000多名新員工,崗位涉及乘務員、飛機維修、信息技術、管培生等,招聘規模與前兩年相比有較為明顯的擴大;春秋航空在上海舉辦了大型招聘會,發布了客艙乘務員、安全員、見習維修工程師、地勤商務、算法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等六大崗位,吸引了近千人參加……
  在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有兩位來自民航高校,分別是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吳仁彪和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總飛行師劉傳健。他們都感受到行業復蘇的暖風也吹進了校園,學校里處處充滿勃勃生機。
  伴隨著行業復蘇,中國民航大學和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都開啟了更加緊密的校企合作,安排學生更多地到企業實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發動全校力量積極聯絡走訪民航相關企業,讓學生更加了解民航業最新發展趨勢,激發創新創業熱情;邀請民航企業專業人士參加講座、研討會等學術活動,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實際問題和挑戰,提升學生的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
  就業方面,中國民航大學2022屆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8.36%。新學期開學后,學校積極組織開展“百企進校園”專場招聘活動,已經有國航Ameco、東航技術、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中電科等25家用人單位入校開展招聘活動,招聘崗位集中在機務、航務、民航運輸、乘務、安保等民航特有專業,后期還將有30余家民航相關單位和部分研發制造單位陸續入校開展招聘活動。行業復蘇推動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實現2022屆畢業生就業率達88.22%,學院完善就業聯動機制,深化“就業—招生—培養”聯動改革,重點布局地區產業和民航業需求大、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成功引入上百家企事業單位到校開展專場招聘,開辟學生就業新渠道。
  為了更好地促進行業復蘇,為民航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與人才支撐,民航院校積極行動。中國民航大學黨委堅持創新驅動,逐步奠定戰略科研總布局,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在民航航空器適航審定技術等民航重點實驗室和天津市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中,積極就行業“卡脖子”問題開展聯合攻關,為C919大型客機適航取證提供重要技術支持;超前探索與夯實基礎雙管齊下,開展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城市空中交通(UAM)、翼身融合民用飛機安全性和適航技術研究,成立民航智慧機場理論與系統實驗室,加快理論知識和技術成果輸出,幫助行業從業人員提升安全管理和專業技術能力。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一方面抓訓練,通過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強化飛行教師能力提升、嚴抓大綱符合度管理,加強飛行隊伍作風建設,建立“大數據+飛行訓練”模式,全面提升飛行訓練質量,通過鞏固“分院+基地”模式、助力四川省低空空域改革等工作拓展訓練資源;另一方面抓科技創新,凝練基礎研究前沿科學問題及產學研協同發展重大方向,與中國商飛共建國產商用飛機運行數據聯合研究中心,持續開展民航數字化建設系列研究,構建滿足行業需求的基于勝任能力的培訓與評估(CBTA)培訓體系。
  “我們目光之所及是星辰大海,但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是腳踏實地”。以這個春天為新的起點,民航人將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實干拼出民航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本報記者 劉韶濱)

亚洲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蜜桃AV,一二三四免费观看视频剧情,欧美精品人妻AⅤ在线观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麻豆